新闻动态

上将刘亚楼衣锦还乡,村民问了一句话,此后他再也没回去过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5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28

1926年的春天,在福建武平县崇德小学任教的刘亚楼,在进步校长的言传身教下,心中燃起了革命的火种。这位年轻的教书先生常常在课后与学生们讲述家国大义,渐渐地,他的革命理想感染了村里的许多热血青年。在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,刘亚楼和四十多位志同道合的同乡围坐在村口的老榕树下,庄严地成立了铁血团,誓言要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终身。

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,刘亚楼意识到必须投身军旅才能实现报国之志。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,27个年轻人背着简单的行囊,在亲人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踏上了革命征程。他们中年纪最小的才16岁,最大的也不过25岁,每个人都怀揣着改变国家命运的梦想。

在红军队伍里,刘亚楼很快就展现出过人的才能。他不仅作战勇敢,更善于做思想工作,经常在战斗间隙给战士们讲解革命道理。然而革命的道路充满荆棘,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惨烈战斗中,刘亚楼亲眼目睹了许多战友倒在血泊中。长征途中,他曾在雪山草地间九死一生,有一次高烧不退差点牺牲,是战友们用担架抬着他走完了最艰难的路程。 1932年攻打漳州时,部队正好途经武平。刘亚楼特意请了半天假回乡探亲。当他推开熟悉的院门时,姐姐正在院子里晾晒地瓜干。见到多年未见的弟弟突然出现,姐姐手中的竹筛啪地掉在地上,两人相拥而泣。谁也没想到,这次短暂的相聚后,战火纷飞的岁月竟让他们分离了二十多个春秋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担任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日夜操劳。他常常工作到深夜,办公室的灯光总是最后一个熄灭。1953年深秋,他终于抽空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。车队刚进村口,就看到道路两旁站满了迎接的乡亲。突然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巍巍地走上前问:马头啊,我家文贵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?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,刘亚楼的眼泪夺眶而出——文贵是当年和他一起参军的发小,在过草地时为救伤员不幸陷入沼泽。 接下来的时间里,不断有乡亲来打听亲人的消息。刘亚楼强忍悲痛,将26位战友牺牲的经过一一告知。有的牺牲在湘江战役,有的倒在娄山关下,还有的在平型关大捷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。听着这些消息,乡亲们有的掩面痛哭,有的呆立当场,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。 这次返乡后,刘亚楼常常夜不能寐。每当闭上眼睛,战友们年轻的面容就会浮现在眼前。后来由于健康原因,他再也没能回到故乡。1965年,年仅55岁的刘亚楼因病逝世。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他仍惦记着那些长眠在革命路上的战友,嘱咐家人要照顾好烈士家属。这位开国上将用自己的一生,诠释了什么是革命者的初心与担当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日本对中国和韩国热镀锌钢带和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
下一篇:没有了